新浪財經2024年會暨第17屆企業家論壇於2025年1月16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發展新質生產力,促進高質量發展。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創院理事長、ESG全球領導者組織論壇聯席主席屠光紹出席並演講。

屠光紹在演講中表示,高質量發展是目前國家發展最重要的主題,最重要的方向,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高質量發展既帶來了重大發展機遇,同時也充滿了挑戰。
他指出,要從三個方麵的進行重大轉換,從而能夠為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支撐。
他指出,第一,轉換發展引擎。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因素,中國40多年改革開放,過去的發展引擎主要是基礎優勢,而現在基礎優勢同時需要科技創新的引領,更多需要科技創新來承擔發展引擎的作用。
第二,要進行發展方式的轉換。他指出,可持續發展是發展方式重大的轉換,從經濟增長到可持續發展。從過去主要關注經濟增長關注GDP,現在要更多追求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就是綠色低碳、環境生態的保護問題、社會的公正和諧問題、城鄉區域以及不同群體的協調問題。
“這些對於高質量發展非常重要,沒有可持續就談不上高質量發展,從全球來看,現在全球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有效的全球治理體係”他說。
第三,發展要素的轉變,現在要更多通過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賦能,使得傳統的要素不斷地產生更積極的效率、更積極的要素。
“從發展的引擎到發展方式到發展要素,這三個方麵的重大轉換必然為新質生產力,為新的增長動能提供了強大支撐,也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他說。
他指出,對企業來講,科技創新本身就是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核心資源,綠色低碳發展本身就是我們企業可持續經營的重要路徑,數字化賦能數字化轉型本身就是企業完善企業競爭方式和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的關鍵抓手。
但他也指出,三個轉換對於企業來講不是簡單的輕易的工作,必須化為企業自身的行為,通過企業的經營變革,去應對高質量發展當中麵臨的挑戰。
具體來講,屠光紹表示,企業要從十個方麵做好應對:
1、完善企業的發展方式。
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發展、可持續發展以及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賦能對企業的發展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他指出,企業踐行ESG,這就是企業發展方式非常重要的內容,綠色低碳發展要求企業主體要踐行綠色低碳發展,踐行ESG,從而為整個發展方式可持續發展形成微觀主體的支撐。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企業發展方式,科技創新再加上數字化轉型都對企業發展方式產生重大影響,企業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2、必須謀劃好企業的經營戰略。
屠光紹表示,企業要謀求長遠的發展,必須要製定好發展戰略和規劃。現在因為有了三大高質量發展新質動能轉換,必須要抓住機遇,經營的戰略比如傳統企業要謀求新的賽道、新的增長曲線,或者用科技創新、綠色低碳以及數字化賦能提升傳統的經營發展,必須要製定好發展方麵的規劃和戰略。
3、需要更好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屠光紹指出,現在整個市場需求因為有了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以及綠色低碳發展,整個市場需求也在發生很大變化。顧客是上帝,必須要考慮市場對你的需求。有了三個大的轉換,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同時企業怎麽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4、更好地應對好新的競爭格局。
屠光紹表示,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但是企業之間有競爭。現在競爭格局轉變,過去有很多在傳統的競爭格局下麵很多是優勢,現在不一定是優勢,“比如長期在金融係統工作,過去的優勢是什麽,或者最大的發展能力是什麽?比如金融機構講網點,很多企業是這樣,現在不一定是。”他說。
5、經營好新的資產形態。
屠光紹表示,企業就是跟資產打交道,企業要關注資產結構,無論是自身的經營管理還是對外,資產的形態要適應要經營好新的資產形態。
“比如現在越來越關注綠色資產,碳資產,綠色低碳發展,綠色資產的狀況是怎麽樣的,資產形態不一樣。現在我們有了碳排放權市場,我們還有CCER自動減排市場,都會形成新的資產形態。”他說。
6、融入運用好新的市場體係。
屠光紹指出,過去企業要跟商品市場打交道,跟金融市場打交道,現在的企業越來越多需要跟數據資產,跟碳資產,也要跟知識產權資產越來越打交道。
“數據資產是新的資產形態,數字資產的發展從全球來看,會帶來很多機遇和挑戰。要特別重視,不光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形成數字資產和數據資產,比如加密貨幣這一類數字資產和數據資產,有了這樣一些資產一定有它的市場形態,必須運用好這個市場形態。”他說。
7、必須要調整好新的資源配置。
屠光紹指出,現在企業麵對新的發展,特別是三大轉換所帶來的新質生產力、新質動能的發展,必須要運用調整好資源配置,現在企業的資源配置有很多,具體來講人才是非常重要的資源,企業運用好三個方麵的轉換,沒有人才的支持是肯定不行的。
8、打造新的開放優勢。
屠光紹指出,中國的開放企業走出去經過1.0、2.0,現在麵臨新一輪企業出海,高質量發展企業必須要走出去。現在的企業出海跟過去不一樣,過去商品出海,企業投資出海,現在要繼續促進貿易,促進投資。從國際市場上來講,對於企業出海有很多要求,能不能做到綠色低碳?首先第一關。第二,數字化怎麽更好地賦能,特別是產品包括產品出海,在那個地方投資建廠有沒有競爭力,企業出海必須要打造運用好“一創二化”來打造好新的出海優勢。
9、提升企業管理風險的能力。
屠光紹指出,在數字化轉型和綠色低碳企業創新過程中既帶來很重要的機遇,也麵臨新的風險,比如碳風險的問題,比如數據治理要素,企業經營過程當中可能麵臨新的風險。
10、應對好新的企業評價維度。
屠光紹指出,引入新的企業維度,比如現在強調ESG,ESG會改變企業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的問題,股東利益相關等等,要很好適應它,應對它。
屠光紹表示,企業在變革抓住機遇,促進企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需要為企業創造更良好的生態,需要從五個方麵加大供給:
1、企業家供給。就是企業家精神,特別要發揮企業家的作用,企業發展需要良好的生態,生態的最主體就是企業家。
2、宏觀政策供給。現在企業發展遇到很多困難和挑戰,宏觀政策怎麽更加發力,同時更加有效,包括逆周期政策也好,跨周期政策也好,加大對企業的支持力度,這個要加大宏觀政策的支持力度供給。
3、加大金融服務供給。比如金融必須轉變金融體係,比如科技金融就是服務科技創新,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就是服務可持續發展轉型,數字金融就是服務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
4、基礎製度供給。三中全會為我們指出了深化改革大的方向,為高質量發展特別是為我們的企業提供更好的製度供給。過去企業為什麽能夠發展?屠光紹表示,過去40多年來我們發展得很好,推動了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就是因為我們通過改革調整製度,來滿足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麵對高質量發展,麵臨新動能的轉換,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更需要加大製度供給。
5、營商環境供給。屠光紹表示,我們需要更好的營商環境、更優化的營商環境,這樣才能讓企業的變革更好促進高質量發展。